1521 はんごんそう(劉寄奴草)


劉寄奴草
(《唐本草》)

【釋名】金寄奴(大明)、烏藤菜(《綱目》)。

時珍曰︰按李延壽《南史》云︰宋高祖劉裕,小字寄奴。微時伐荻新洲,遇一大蛇,射 之。明日往,聞杵臼聲。尋之,見童子數人皆青衣,於榛林中搗藥。問其故。答曰︰我主為劉寄奴所射,今合藥敷之。裕曰︰神何不殺之?曰︰寄奴王者,不可殺也。裕叱之,童子皆散,乃收藥而反。每遇金瘡敷之即愈。人因稱此草為劉寄奴草。鄭樵《通志》云︰江南人因 漢時謂劉為卯金刀,乃呼劉為金。是以又有金寄奴之名。江東人謂之烏藤菜云。

【集解】恭曰︰劉寄奴草生江南。莖似艾蒿,長三、四尺,葉似山蘭草而尖長,一莖直 上有穗,葉互生,其子似稗而細。

保升曰︰今出越州,蒿之類也。高四、五尺,葉似菊,其花白色,其實黃白色作穗,夏 月收苗日乾之。

頌曰︰今河中府、孟州、漢中、滁州亦有之。春生苗,莖似艾蒿,上有四棱,高二、三尺以來。葉青似柳,四月開碎小黃白花,如瓦松,七月結實似黍而細,根淡紫色似萵苣。六月、七月採苗及花子通用。

時珍曰︰劉寄奴一莖直上。葉似蒼朮,尖長糙澀,面深背淡。九月莖端分開數枝,一枝攢簇十朵小花,白瓣黃蕊,如小菊花狀。花罷有白絮,如苦 花之絮。其子細長,亦如苦 子。所云實如黍稗者,似與此不同,其葉亦非蒿類。

子(苗同)

【修治】 曰︰凡采得,去莖葉,只用實。以布拭去薄殼令淨,拌酒蒸,從巳至申,曝乾用。

時珍曰︰莖、葉、花、子皆可用。

【氣味】苦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破血下脹。多服令人下痢(蘇恭)。下血止痛,治產後余疾,止金瘡血,極效 (《別錄》)。心腹痛,下氣,水脹血氣,通婦人經脈症結,止霍亂水瀉(大明)。小兒尿血,新者研末服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七。

大小便血︰劉寄奴為末,茶調空心服二錢,即止。(《集簡方》)

折傷瘀血在腹內者︰劉寄奴、骨碎補、延胡索各一兩。水二升,煎七合,入酒及童子小便各一合,頓溫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

血氣脹滿︰劉寄奴穗實為末。每服三錢,酒煎服。不可過多,令人吐利。此破血之仙 藥也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霍亂成痢︰劉寄奴草煎汁飲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湯火傷灼︰劉寄奴搗末。先以糯米漿雞翎掃上,後乃摻末。並不痛,亦無痕,大驗之方。凡湯火傷,先以鹽末摻之,護肉不壞,後乃摻藥為妙。(《經驗方》)

風入瘡口腫痛︰劉寄奴為末。摻之即止。(《聖惠方》)

小兒夜啼︰劉寄奴半兩,地龍(炒)一分,甘草一寸。水煎,灌少許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赤白下痢,陰陽交帶,不問赤白︰劉寄奴、烏梅、白薑等分。水煎服。赤加梅,白加薑。(《艾 元英如宜方》)

 

GoogleやYahoo!によるとこの広告が関係ありそうです。